当前位置:首页 > 货币金融 > 正文

中国的货币之谜看法

  1. 为啥中国古钱币有个洞,而外国币都是实心的?
  2. “银元”是清末民初的政府发行的银质货币,可老百姓为何都称之为“大洋”?

为啥中国古钱币有个洞,而外国币都是实心的?

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古钱币发展演变史,从秦半两开始,古钱币外圆内方的形状沿袭了2000年,直至被西洋的机器铸造币所取代,才退出历史舞台。

钱币基本构造分内郭 外郭 穿孔 地章几部分,穿即钱中之孔眼,因用绳线穿系之用,遂称之为"穿",古时候也称为"好",习惯简称“孔”。先秦各类环钱多为圆穿,秦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秦半两全部为方穿,历代花钱尚可见圆穿,“穿”之上下左右分别称为,穿上,穿下,穿左,穿右等。

圆形方孔基本沿袭中国古代对玄学的天方地圆的深层认同,而用到古钱币上。

中国的货币之谜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没一枚古币都是一段历史,关注我共同学习发扬光大中国钱币历史。


为啥中国古钱币有个洞,而外国没有

你好,你提出的问题,看似简单,但却非常严肃而又深奥。

中国的货币之谜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圆内方是中国古代铜钱的基本造型,这种造型从战国开始,直到近代,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且为中国独有。那么,为什么“中国古钱币有个洞”呢?这个问题争论了很多年,至今仍在继续但是,主流观点认为,这种造型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古人看天,不管怎么看,总是看不到边界,似乎直线距离都一样,所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而看地的时候,不管看得多远,最终总是看到地平线---好像一条直线。而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东西南北的方向感,所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去看的时候,四周就形成了一个四边形,所以古人认为地是方形的。

     从使用角度讲,钱币上留个洞,主要是为了穿绳便于携带而设计的。这种意识,在中国实物货币----贝壳上已经体现出来,因此,古代的平首布币、刀币都有“洞”。为了防止磨损穿绳,这个洞被刻意做成圆形的,包括早期的圆形钱币---環钱,中间的洞也是圆的。直到战国时期,天圆地方思想被人们接受,钱币中间的洞,才改成方形。当然,也有人说,中间留个方洞是为了方便在打磨钱币外缘时固定钱币不使其滑动,因为圆孔容易转动。但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因为,三角形不是更能固定吗?所以,主流学者认为外圆内方的钱币造型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钱币上的这个洞,学名叫“穿”、“好”也叫“眼”。

而外国钱币个别也有中间有洞的,但都是圆形。

中国的货币之谜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银元”是清末民初的政府发行的银质货币,可老百姓为何都称之为“大洋”?

中国本土的钱分四式:

金:块.饼.条.圆宝。

银:块.条.圆宝。

铜:外圆内方孔型。

票:印钱量的纸片。

罗马为西方,也称洋人,其货为洋货,其钱称洋钱。

洋钱分金银两类,圆饼实体,无中方孔型。

清末民初仿洋钱,为区别洋钱,称仿钱为大洋了。

从而,钱.大洋.洋钱并用。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大洋指的是银元,俗称“洋钱”、“洋钿”、“花边钱”、“大洋”。大型钱币的通称。十五世纪末开铸于欧洲。十六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铸造,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开始流入中国。清末中国自铸银币的通称。清代,把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称为洋钱,把中国自铸的银币称为银圆(元)。

我国古代,白银是最主要得货币之一。

白银在我国古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商人之间买卖,***收税,都是以白银作为基本货币的。但是,因为我国古代的白银没有固定重量,每次交易需要称重换算。所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货币还是铜钱。

但是,铜钱价格稳定。虽然,官府对于铜钱和白银兑换比例有规定(一般是1两白银兑换1000铜钱)。但是,由于受铜钱所含铜比例,以及白银价格影响,这个兑换比例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也是因此,官府和商人喜欢用白银作为本位币交易,就是称重太麻烦。一般商户都要自备夹钳和称,进行称重和找兑。如果特别大的银锭,还需要到专业的银号花钱兑换成小个的碎银子。而朝廷收到碎银子以后,需要重新铸造成大的银锭。铸造过程中肯定有损耗,这个损耗就是“火耗”。

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中,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就有了火耗。这个火耗是百姓承担的。而且,征税时加征的"火耗"肯定是大于实际"火耗"。这个差额就归官员了。

而洋人不一样,洋人都是将白银制作成一定重量和大小的银币进行交易的,非常方便。最早了流入我国的“银币”是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铸造的银币,又称本洋。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开始制作墨西哥银元,因为币面花纹有鹰鸟,在我国俗称为鹰洋(英洋)。

这种银币在清末,一度成为主要流通银币。除此之外,还有英国的站洋;日本印有龙纹的龙洋,等等。后来,两广总督张之洞在1887年,在广东造币厂试铸“龙洋”。这就是中国银币“龙洋”的起源。之后,清朝规定银元每枚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纯银96%--***%。等到袁世凯上台以后,开始铸造“袁大头”。

为了将本国制造的银币和外国的洋钱区分,称之为大洋!洋人制作的,叫洋钱。后来,随着袁大头的流通,和民国执行“银本位币”的政策,中国制作的大洋,开始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

综上所述,大洋就是清末到民国期间各种流通的“壹圆”型银币的统称。而且当时,为了方便使用,“大洋”下还有“小洋”,面值为:半圆(五角、中元、半开)、二角(二毫、双毫)、一角、五分。不过,小洋和大洋的成色不稳定,两者不是按照面值兑换。两者是独立的两种货币规格。

(文|勇战王聊历史)

大洋是清末到民国期间各种流通的“壹圆”型银币的统称,基本属性是:重量在27克左右,成色在90%左右。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法属印支坐洋、日本龙洋、英国站洋、奥匈帝国“大奶妈”、(清朝)各种龙洋、(民国)大头、小头、船洋、汉版等,甚至荷兰的2.5盾、法国/比利时的5法郎等等,也就是说凡是符合这个规格的都可以认为是大洋(这是当时中国***放任银币自由铸造、流通的结果)。

在民间很多俗称里带“洋”字的东西都来自海外,比如洋火、洋钉等等,银元也不例外,因为最早是从海外传入,所以叫做洋钱,后来因为银元之外还有辅币银毫,所以用大洋和小洋两种叫法予以区别。

中国古代主要是以铜钱为货币,直到自明代以后,白银大量流入,使用日渐增多,白银才逐步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在明清两代,白银在日常使用时是***用以重量来计算价值,货币单位就是重量单位两、钱、分等。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外形,也没有统一的发行机构,随便哪家银铺就可以自己熔铸银锭当货币使用。

而平时使用的银锭有元宝型、银块、银条等各种形状,甚至在使用时还可以直接分割,把一个银锭切成若干块使用,或者是把若干个小银锭熔铸成一个大银锭使用。这种方式固然方便,但是弊端也很明显。

传统的银锭

因为银铺可以自己熔铸银锭,那么因为各家银铺的工艺、手艺不同,所以银锭的成色就有很大区别,根据留存于世的银锭来看,成色到的接近99%,而成色差的则只有90%左右。所用日常使用时还需要查验银锭成色,然后进行折算,才能确定其实际价值,非常不方便。

传统的银元宝

在明代,随着和海外贸易的增加,西方所铸造的银元逐步流入中国,开始银元被叫做番饼,番就是外国,饼是说它的形状。因为银元大小、重量、成色固定,使用比传统的银锭方便,所以很受欢迎,后来就被叫做洋钱,根据其上面图案,还有各种别名。

像最早流入中国的银元,是万历年间时期,西班牙在殖民地墨西哥铸造的西班牙银元,当时俗称之为本洋。此外还有一种有两根柱子图案的西班牙银元,民间俗称为烛台洋或双烛洋,而荷兰有骑马持剑人像的银元,则被称为马剑洋,还有墨西哥独立以后铸造的鹰洋等等。

清代的银元,因为有龙的图案,所以也叫龙洋

银元使用要比银锭方便,所以清朝后来也自己铸造银元,因为上面有龙的图案,所以被叫做龙洋。而在银元之外,还有作为辅币的银角,最早是广东在1890年铸造了5角、2角、1角、5分4种银角,后来各省也有发行。因为银角比银元小,所以习惯上就把银元叫做大洋,而银角则叫做毫洋或是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