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定这个法律时还没有电子货币呢,以后一定会补上各种漏洞的。数字货币虽然也是法定货币,但是它需要载体。老人不会用手机,这个在实际生活中不是大问题,可以学习。但是***如我没有手机,或者我的手机不支持,你就不能强迫我接受数字货币吧?当然,我不会用手机所以拒收也是可能的。这些都涉及到同样的拒收数字货币的问题。那么,法律就必须明确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例如商家说他现金不够了,只能提供数字货币,这时候又怎么办?我觉得最后必须立法上要跟进,技术上也能跟进。针对不会用手机的老人家,还有没有手机的孩子,也可以开发一些易于使用的产品。
在现有的法律条款中,只规定拒收人民币违法,这个条款出来的时候,当时纸币是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唯一支付方式,所以这个条款是模糊的,就是这个人民币指的是纸币还是所以形态的人民币。
现在支付方式多了,但只要商家收人民币,就不算违法,至于只收纸币还是只收银行卡、第三方支付、数字人民币,都是商家选择的权利。
盒马鲜生不收纸币,也没被哪个部门查,最后是舆论原因才改变。
中国老龄化这么严重了,老人在人口中的比例是越来越大,简单来说就是老人的数量只会一天比一天多,如果不收老人的纸币,或者找零的时候难为老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老人都不敢来买东西了,你觉得最后吃亏的是谁?
这种会与老人打交道的商家,都是零售终端最后一环,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环。这些商家都已经拼的***见红了,会用这种最笨方法把老人推到门外吗?有预测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会达到40%以上的惊人比例,此时老人才是零售购买力的主力,商家只可能是不想好好干了,才可能用这中难为老年人的“馊主意”来做买卖!
至此,老年消费者在以后的零售环节将是越来越不能被忽视的一支主要购买力,任何零售商大概都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为难自己的消费者吧。不用说什么违法不违法,只要让消费者觉得在你这里消费是不愉快的,大概这个零售商的未来就可以预测了。
至此,不用上升到法律层面。老年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就足够教会这些零售商怎么来当一个好的零售商了!毕竟老人的数量在那里,已经多到没有一个零售商敢放弃的地步了。未来是挖空心思撬开老人捂得严严实实的钱包才是本事的时代,老人本来花钱的欲望就远远逊色于年轻人,还不给老年人舒服的消费体验,这中零售商真就离关门不太远了。
题主想到的这个问题,央行也想到了。实际上,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数字形态,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方便,节省交易成本,并且要满足各种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数字人民币的定位
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或者叫人民币的电子版,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一种法定货币,因此,其与现金具有同样效力。数字人民币不依托于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使用双离线技术,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
数字人民币的载体
数字人民币的钱包形态还可以分为app钱包和硬件钱包。App的载体是手机,而硬件钱包则是通过柜面或电子渠道开立的存储数字人民币的实体介质,具有硬件安全单元介质的DCEP载体。其同样具有兑出、兑回、圈存、圈提、消费、转账、查询等基本功能。
基于各种场景下的应用数字人民币的考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可以使用硬件钱包支付,比如说智能支付卡,它可以像信用卡一样的大小,甚至可以有密码或者生物识别等身份认证功能。
即便是不习惯使用数字人民币的老人,也同样可以使用纸币,因为数字人民币与纸币是同时存在的。零售商家为了留住顾客,也必然会保留纸币的支付方式,这一点题主不必担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npw.com/post/1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