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巅峰,当年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达到了5.45万亿美元,占当时全球的比重接近18%,而当时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GDP只有7.66万亿美元,日本GDP相当于美国的71%,这是日本首次占美国GDP达到70%以上,也是唯一的一次。而当年中国的GDP只有7345亿美元,日本GDP是我国的7.4倍。在人均GDP上,日本当时就达到了4.35万美元,比其现在的人均GDP还要高,至于在当时是否是全球第三,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当时它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7倍左右,确实恐怖。
当时的日本人确实非常有钱,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就开启全球买买买模式。日本对美国的企业资产大量收购;洛杉矶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就连代表着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全盛时期的伟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也属于日本……日本似乎要把整个美国买下,“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41个县”。
但是我们也知道,九十年代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此后其经济出现了持续的低迷,有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二十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8年日本GDP将再次突破5万亿美元,达到5.07万亿美元左右,现在的日本,其人均GDP也很高,接近4万美元,不过其人均GDP排名已经跌出全球前二十。
其实1995年日本GDP那么高,也得益于日元的升值。自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以来,日元就开始大幅升值,刚好在1995年升值到最。1985年的时候,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约为260:1,到了1995年已经升值到79.75:1,升值幅度程度2倍。虽然在当时日元大幅升值推高了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但日元大幅升值也被认为日本九十年代之后经济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人均全球第三,远超欧美其他国家之外
更主要的是,GDP。日本1995年GDP总量为53339亿美元,等到2016年GDP总量反而为52218.8亿美元,也就是说减少了
那时间中国人都在看日剧学日语,用日本游戏机打日本游戏,用日本设备听日文歌或者港台山寨日文歌,用日本技术给日本生产产品,看日本动漫。。。。。
日本的资本疯狂输出,买帝国大厦,进军好莱坞,投资美国房地产,五百强企业疯狂奖建立工厂
日本的最高纪录则出现在1995年,也就是《财富》杂志将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合并到同一张榜单上的第一年。这一年有149家日本企业和151家美国企业上榜,日本只比美国少了两家。不过,日本上榜企业的收入占500强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37%,名列第一。美国的比例为29%,列第二位。
但是,之后照样被美国“互联网产业革命”直接压制!只能说:很像!
那是一个中国准备起飞的时代,自建国以来,中国内部矛盾不断,经济发落后,闭门造车,根本没有新的技术出现,人口众多,贫困落后。而日本人口少,管理容易,凭借早期就开放的政策,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中国就先把基础一步步打好。自80年代,***在南海画了个圈开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一大批经济特区的涌现。我们发展快但基础扎实,我相信,日本的GDP全球第三已经是过去式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以后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掘起,世界第一!
汇率从360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995年的80日元兑1美元!吓人不?4.5倍!大家自己去加减乘除!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日本GDP才4.8万亿美元,远远低于95年的6万亿美元!人均也还在不断下降!
这就是典型的注水猪肉,23年了,水都还没有挤出一半!
不过这是美国有意为之,到今天为止,日本都还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不错。其实就是个汇率问题!
这跟1944年,轰炸珍珠港如出一辙,自以为是,结果早在别人的手掌中!
...
如果不算摩纳哥与列支敦士登这两个奇葩的小国,1995年日本的年人均GDP达到了4.34万美元的程度,仅次于卢森堡与瑞士,比当时的美国、德国等都要高。
当时整个亚洲人均GDP第二的是卖石油的阿联酋,也只有2.72万美元。
然而那个时候,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碎,如此惊人的人均GDP其实是日圆急速升值导致的结果而已,日本的财富并没有相应增加,反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
二战期间日本害人害己,把亚洲其他国家弄得满目疮痍的同时,其本土也千疮百孔,盟军的大规模轰炸等原因,使得战后的日本经济,几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但是后来因为东亚地区的风云变幻,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从打压变成了全力扶持。
日本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之下快速恢复,并且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很快就成为了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之一,日本很长时间之内,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那个时代的日本真可谓是富得流油,不管是美国还是同时期的其他西方国家,都无法与日本的经济生活水平相提并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npw.com/post/1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