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正文

美国股市融资多少美元

  1. 阿里已经在美国上市,为什么还要回港股上市,融资200亿美元?

阿里已经美国上市,为什么还要回港股上市,融资200亿美元

如果只是阿里巴巴一家做出在香港上市融资200亿美元的决定,那么并不需要过度解读,更多可以理解为只是融资需求但是结合了国际形势,以及中芯国际即将从美国纽交所退市消息传出的节骨眼,显然阿里巴巴此举另有深意。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在美上市的优秀企业会纷纷选择回归A股和港股市场,这非常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时,按照68美元的定价,融资金额大约是218亿美元,与今天传出的200亿美元融资金额颇为接近,更容易给人通过融资进行私有化退市的联想。

美国股市融资多少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管阿里巴巴是否会选择从美国退市,这几年也会是在美上市企业回归的好时机,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分析

1、美国股市走出了十年大牛市,已经具备大幅下调空间;

2、2018年港交所已经做出针对性调整,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上市,美股上市的企业回归障碍已经扫清;

美国股市融资多少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3月传出阿里巴巴将在国内二次上市的消息后,阿里巴巴曾回应称,“赴美上市那天就说过,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回来,这个想法没有变过。”

阿里巴巴和港交所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据消息称2019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就会提交IPO申请,我个人预测,这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寻求更多的融资,提高阿里巴巴股票流动性

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和港交所就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2007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B2B公司登录港交所,共募资116亿港元。

2012年,阿里B2B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出港交所。随后,阿里巴巴集团希望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再次在香港上市,但由于港交所不认可合伙人制度,亦不接纳同股不同权机制,阿里赴港上市最终失败并选择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美国股市融资多少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美股市场,阿里受到美国投资机构的大力追捧,承销商完全行使超额配售权,让其融资总额最终达到250亿美元。

港交所的负责人对失去阿里巴巴曾多次表示遗憾: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曾表示,没有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个很重大的错误,港交所CEO李小加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因错失阿里而遗憾。

2018年4月,港交所修订了主板《上市规则》,对同股不同权结构公司敞开了大门。 不久,小米即提交招股书,以同股不同权模式申请港交所上市。随后,美团、映客、宝宝树等科技公司也先后赴港上市。新发布的上市规则让港交所焕发活力,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207家公司在港交所IPO上市,募集资金总额(含股东售股)为2778亿港元,全年IPO上市数量和筹资额均位居全球第一。

因此,阿里巴巴这次回归港交所,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寻求更多融资,同时阿里巴巴也希望能够在港股上市让股票享受到港股通的***,更多的南下资金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增加流通性。

阿里要回香港上市,靠谱吗?

靠谱。

当初阿里之所以要从香港退市,是因为阿里想改成合伙人结构,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同股不同权模式,但是港交所没有同意。最终,阿里从香港退市,转而去美国上市,融资250亿美元。

如今,香港已经允许同股不同权模式了,客观上已经允许阿里模式了。

而之前马云也说,考虑在香港上市。

所以,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储备资金啊。

今年的局势,依然是过冬的节奏,有危机感的公司通常会在合适的时候去储备资金,为了过冬。

就在前两天,媒体曝出华为计划贷款10亿美元,这是在华为被美国制裁之后。

这说明华为也在准备过冬了。

这个事情,要放在当前的大背景下讨论。

在中/美互相征收关税之后,美国方面的鹰派继续调高嗓门,叫嚣要在金融上作出限制。其中调门最高的,是川普之前的前顾问班农,班农的说法是:

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是切断所有的IPO,让所有为China提供资金的美国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不再提供资金,”班农说,“华尔街也将***取一个重大行动,即限制Ch/ina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到Ch/ina同意这种根本性的改革。”

虽然班农已经是被川普淘汰的人,但班农作为美国保守势力的代表,其言论并不是完全没有市场。尽管纳斯达克(中国企业主要在纳斯达克上市)亚太区负责人毫不留情地驳斥了班农的说法,并表示继续欢迎中国企业,但这样的风险足够引起中国企业注意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阿里这样的巨头级别的企业来说,也绝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比如其融资渠道,就应该多元化,而不是局限于美国,一旦美国市场有变,那么阿里也有备胎可用

传言阿里将在下半年港交所上市,募集资金200亿美元。阿里方面回应称,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这种沉默的态度,而不是否定的态度,给人的是一种默认态度。阿里为什么美国上市后还要回港股上市呢?

上市制度差异的历史结果

到美国上市的阿里,主要客户在国内,但没有在A股上市,乃至没有在港股上市,主要是因为IPO政策不同造成的,就盈利标准达不到要求就不得上市这一条,就限制了很多新兴企业在国内上市。我们经常用的百度、美团、乃至拼多多,都去美国上市了。现在开通科创板,到进一步放宽上市条件,让标准具有前瞻性,[_a***_]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当然,这需要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和严惩***追究。

回归港股的原因也很简单

其实彭博消息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准备在香港上市募集200亿美元资金,旨在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提高活动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需要融资,需要向市场“借”钱。也许是为智慧城市,为人工智能,也许是为芯片行等等。

回馈情怀也许是原因之一

淘宝网从小到大,几乎成了绝大部分国人的购物平台之一,而且有愈发壮大之势。毕竟,阿里的成长,离不开国人这块沃土。后续想要进一步成长壮大,还需要国人的支持。这时候回归港股,让国人能够方便分享阿里成长果实,也应该是原因之一吧。起码,到时候购买阿里股票要方便得多,不需要开通美股了。

谢谢阅读,谢谢点赞,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关注后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