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洞察 > 正文

p2p投资收益率

  1. 大家来说说自己在P2P上的收益如何?
  2. 大多数的P2P理财收益是怎么计算的?
  3. P2P理财的年化收益一般是在多少才比较安全?

大家来说说自己p2p上的收益如何?

京金所 开设3个账户 目前开设江西银行资金托管 最高时220万 投资项目20多天到2年 比较喜欢天天利 30天10%年化 每天签到有京金币赠送 加息卷 投资需要

国金宝 一直投的余宝宝 30天 7.8+1.21 目前2个svip 账号 每月定期送红包 老带新还有10% 收益

大多数的P2P理财收益是怎么计算的?

p2p的收益,主要来源利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被忽悠上了贼船。比如之前有平台打出年化30%收益。那就是10000块钱,一年3000元的收益,这个收益太高了,即使是单利。收益的计算比较简单本金安全,计算收益没有意义啊~~不建议碰这个玩意~~

p2p投资收益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P2P的理财收益很简单的,和银行存款收益一样的计算模式

举个例子:某P2P产品,一年锁定期,年收益为12%,那么一万元,一年到期后收益1200元,和本金共得12000元。

如果是6月锁定期,年收益为12%,那么6月到期后一万元的收益则为600元。

p2p投资收益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利率计算相当于银行的定期存款。

再比如宜人贷的一款P2P理财产品,如下图:

从图看出:年化利率为12%;借款期限为36个月,也就是3年。

p2p投资收益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如你出借1万元,三年后,可得收益为12% x 10000元 x 3年,为3600元。

也就是说三年后(一定是要三年后才可以取现,提前属于违约)你的收益为3600元,加上本金共得13600元。

年化利率为12%;借款期限为12个月,出借1万可得利息1200元,合本金,一年后回款11200元。

借款期限为36个月,也就是3年。那么***如你出借1万元,三年后,可得收益为12% x 10000元 x 3年,为3600元。

也就是说三年后(一定是要三年后才可以取现,提前属于违约)你的收益为3600元,加上本金共得13600元。

P2P理财的年化收益一般是在多少才比较安全?

今年的暴雷潮中,笔者总结是判断理财安全不安全不能简单通过年化收益率来判断。

当年P2P平台跑马圈地的时候,年化收益18%-24%的平台大把,后来这类平台跑了一部分,剩下的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骗子平台(也有一部分为了利润),开始降息,平台利息普遍降低到10%-15%之间。到后来,市场认为安全的平台利息不高于9%,慢慢大部分平台开始继续降息到9%年化以下。超过10%的平台,都被投资者认为是不安全的平台。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今天暴雷的平台,好多都是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级别的,有银行存管,年化利率也不高。但就是暴雷了,停业整顿的有,良心清盘的也在,但最终,人都找不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可以说,98%的平台,即使是那些看起来规范的平台,或多或少都有自融标,然后以旁氏骗局的方式维持资金的运转,这个时候降息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平台除了要维持行业标准的利息水平外,也会通过一些活动和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新投资者也会考察平台的合规性,因此,即使是骗子平台,也会尽量做好表面工程。

还有一些情况是,股权变更导致目的变更,很多平台最初目的是想做好P2P这个业务的,前期也很花心思让平台合规化。但随着监管趋严,合规经营利润降低,一些平台创始人开始寻求转让,新进来的股东往往带着赚快钱的目的,于是,后期原本那些看起来规范、利息又不高的P2P平台开始出现大量***标和自融的情况。

从当前政策力度看,未来,刚性兑付肯定会消失,P2P的借贷性质会明确,安全性将受到严重的挑战。除非平台真的做好风控准备,但严格的风控会导致成本偏高赚钱效应不明显。在这个矛盾没解决之前,笔者认为P2P没有一个绝对的安全值。

年化收益率只是产品的一个特点,我们可以从行业的平均水平来衡量有没有异常,但是这个不能用来衡量P2P平台是否安全,比平均水平低的不一定安全,比平均收益率高的也不一定就会雷。P2P的收益率只有一点是正确的,P2P反馈给投资者的收益率不能高于贷款标的的年利率,因为P2P的产品主要利润还是利差。

从P2P标的的担保措施来区分,P2P目前主要有净值标、信用标、担保标和抵押标,我们来举个例子(图片中的标的利率不具有时效性,仅为举例示范)

可以看一下上面这个图,这三款1个月的信用标,标的的贷款年利率是13%和14%,那么这个标的转换成债权卖给投资者的时候,收益率是不可能高于贷款利率的,因为平台还要吃掉一部分利润,***如你发现某一款P2P理财产品年化收益比标的的贷款利率还要高,那首先这个标一定是个***标,很明显不能投。

2018年P2P是一个大洗牌的一年,整体行业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降低了不少在9%左右,在此之前P2P还出现过13%甚至15%以上的年化收益,而当时平台并没有暴雷,在年化收益普遍下降的今年反而雷了几百家,所以年化收益不能作为衡量P2P安全与否的标准,要去看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有一个起码的了解,你要知道你的理财收益来自哪里。

在整个行业都在暴雷的时间段,拿收益率去衡量产品安全性是一个很危险的做法,只有在行业洗牌结束,结束整合进入平稳期,P2P整体都合规的情况下才可以拿平均收益率去衡量一些产品有没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