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货币金融 > 正文

对央行货币政策,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看法

  1. 央行加大货币政策宽松,你怎么看?
  2. 央行大批量发行纪念币、纪念钞,什么目的?是宽松性货币政策的一种形式吗?

央行加大货币政策宽松,你怎么看?

在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央行负责人表示,2019年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松紧适度。这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因此不太可能实施大力度的宽松政策。

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看,确实有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压力。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减速,市场有效需求减少。根据近期媒体的报道,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速有可能下滑到6%左右这个增速创下了近30年来的最低增速。

在经济减速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市场经营环境的恶化,以及市场有效需求的减少。之前商务部发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春节黄金全国消费金额突破1万亿元,但增速却创造了新低。这说明消费者有意收紧钱袋子,不敢随便消费。

对央行货币政策,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了应对2019年出现的经济不确定性,财政已经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力提效,一是增加支出额度,二是增加发行国债的力度。2019年初,财政部就向全国地方提前下载了近2万亿元的转移支付

财爸都这么主动了,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央妈自然承受了压力。在我国,政府进行经济宏观调控主要是两个手段一个是财政政策,另一个是货币政策。

现在如果要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是进退维谷。一方面,前几年快速上涨房价终于停止了脚步,保持了。如果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放水,房价又有可能会上升。如果保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市场有效需求低迷持续的话,是不利于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对央行货币政策,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现在央行的局面有点类似于坐在火山烤,不敢大幅度变换货币政策。所以才会提出说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松紧适度。主基调是稳健,那么至于应对具体问题,要看市场情况,松紧适度。

2月15日,央行发布消息:2019年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3.23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多增3284亿元;1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3.4%,较上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些人认为这是新一轮宽松政策,是“大水漫灌”。我认为不可能宽松,只是适度调节。理由如下:


一、去年未中央已经定调
。去年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所以稳健第一,调节第二。

对央行货币政策,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看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货币宽松的基础不存在。由于去年四季度政策微调,目前全社会总体流动性充足,不存在重大的国内外环境变化,即使中美贸易战,也还没有到见分晓的地步。一月货币投放的超常增长不等于全年的宽松。

三、“三去一降”总基调没有变。去杠杆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所在。是十三五的节奏,而不是一年能完成,当前***、企业、居民三张资产负债表还得紧宿,债务风险没有解除前,我们必须忍痛放弃宽松。

综上,我认为当前没有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我们要宏观判断正确,才能微观决策不走错路,防止不必要损失。

叫着经济通缩的人是别有用心。希望央行放水。是想搞乱人心,是不劳而得的代理人。稳定物价,市场充足。大多数人工资基本没涨物价下调点有什么不好。只要市场不知缺,老百信生活质量还是相对提高了。再说一美元。兑人民币六元玖。人家就不怕通缩。

“放水去杠杆,涨价去库存”,其实是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前提是百姓手里有钱。

不过上一轮房价上涨基本掏空了六个钱包,百姓手里没钱了!就算有房的也高位买入,还贷压力巨大,外强中干!房地产已经没有涨价的基础,因为百姓接不起盘了!

企业方面国内普遍产能过剩,竞争压力巨大!加上出口环境恶劣,贸易战的伤害,企业大部分裁员自保,无心贷款!企业尚且如此,股市自然低迷。

那问题来了:这波释放的的资金会去哪里?答案显而易见:民生领域,换句话说物价必然上涨,人们生活将更加艰难!

这只是为了挽救经济,央行放出来的钱必须有人借去投资,如果没有人借,那是无效的,安倍经济学就是大放水,可是日本人不愿意借钱搞投资,不愿意借钱买房子,因为投资很难挣钱了,所以对经济没有太大的作用。其实钱不是随便能放的,要根据生产[_a***_]总量来发行的,目前中国经济不太好,生产出来的产品总量GDP在下降,向市场投入的钱如果产生不了产品,那钱没有流入实体企业,目前中国经济在下滑,也就是各种产品过剩,投资很难挣钱,人们不愿意借钱投资,钱就会被金融系统借走,被一些危险企业借走,金融系统容易产生循环杠杆泡沫,反而容易产生金融危机。***如银行有100万,把100万借给a买房子,开发商获得100万后存入银行,银行又把开发商存进来的100万借给b买房子,开发商又有100万又存入银行,银行为了获得利息不断借钱,就这样,本来就只有100万,被借来借去,结果银行借出去很多钱,同时银行也欠很多钱,这样风险不断增大,风险越大,银行获得的翻滚利息也越多但是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亏损不愿意还钱,那么银行会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国家不会随便向上市场投入太多货币,前些年钢铁和煤炭价格下跌,虽然流动性不断增加,但是煤炭和钢铁并没有涨价,这主要是产能过剩,所以有时候多投入不一定有好的回收。

央行大批量发行纪念币纪念钞,什么目的?是宽松性货币政策的一种形式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来回答。央行发行的纪念币主要有三大类,贵金属纪念币,普通流通纪念币,纪念钞(纸币)。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现在国家发行纪念币已经不单单是为了纪念意义。我们先说纪念钞。

2015年国家发行面值100元航天纪念钞,发行量3亿张。总金额就是300亿元。也就是筹集了300亿元的社会资金。注意这是纪念钞,是等值兑换。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没有呢。我在发行之初就想到了国债券。国家发行国债还要贴息兑换。这个纪念钞兑换出去还不用贴息。所以我个人认为航天纪念钞是为了航天项目筹措的专用资金,只不过是以纪念钞的形式发行。这绝对是一个筹措资金的经典方式。

纪念钞也不全是这样的发行量,2008年奥运纪念钞面值10元,发行量600万张。这个发行量对收藏市场来说没有太大冲击,而且面值10元。建国50周年纪念钞面值50元,发行量6000万张。这个数量适中。

2008年奥运纪念钞

建国50年纪念钞

贵金属纪念币,这类纪念币总体发行量不大。发行贵金属纪念币可以保持黄金储备,是藏金于民的一个战略,对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一定作用。

熊猫金币

最后一个就是流通纪念币,在2010年之前流通纪念币的发行量都不大,一般在百万量级,最多也不过千万枚。近些年发行的流通纪念币起步多数在亿枚为单位,虽然说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但是这个数量显然供大于求。以前发行的多数都是面值壹元,或者五元。而现在基本上都是十元面值。您说这是为什么呢。

您好!我是师傅很闲(持续更新文章、***分享钱币收藏投资价值)也可免费鉴定现代纪念币、纪念钞,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如果喜欢师傅请记得点赞、关注我的头条号!

我先来说一下,纪念币纪念钞的形式,有哪几种我国目前发行的?

第1种是普通流通纪念币,这个是计算在货币发行总量里面。

第2种是纪念钞,这个也是计算在货币总量发行里面的。

第3种是贵金属金银纪念币,这种的面值只做象征意义在不计算在货币发行总量里面。

纪念币纪念钞的发行是为了纪念某样特殊的事情以及某些重大的历史***,纪念币最早发行的应该是民国时期,那也就是我们一般人常见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这时候的纪念币大部分都作为普通的流通货币使用

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行了第1套流通纪念币,那就是建国35周年普通流通纪念币面值都为一元。它的总量也就200多万的发行量,按照现金计算也就200多万,对于整个货币流通来说起不了任何作用。

大家好,我是福康宝轩,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央行大批量发行纪念币,纪念钞是什么目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一种形式吗?

我个人认为是纪念币、纪念钞发行的目的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多样性表现及纪念作用。而纪念币及纪念钞的发行不是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补充及表现形式。

首先:什么是纪念币及纪念钞

纪念币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杰出人物、 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国家造币厂而设计制造,由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的法定货币。它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

而纪念钞是为了纪念重大***而特别发行的钞票。相比纪念币而言,纪念钞发行数量远远少,目前共发行了五大纪念钞。由于其具有纪念意义且发行量小,所以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贵金属纪念币通常是为了纪念我国重大政治历史***、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等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而发行的。

普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再次:纪念币、纪念钞都是有发行量的。

普通流通纪念币共发行了110多种,而纪念钞只有5种。而普通纪念币的面额更是目前最高是10元,纪念钞为100元,发行量从几百万到几亿,则相应发行面值最高也就是几百亿,这点货币发行量不如第五套人民币百元的几个冠号(一个冠号为1亿张),所以普通纪念币、纪念钞的发行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宽松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贵金属纪念币则更多的表现为民间对贵金属的民谷喜爱、收藏喜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另一种表现。

何谓“纪念”,名词释义: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的情绪。

能够被广大群众怀念的人物,一定是很了不起的,或者对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或者是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

而值得大众留恋的事物,也一定是美好的、高尚的。

纵观纪念币的题材,民俗类、人物类、科技类等等,无不寓教于一币,一思一念引人向上,陶冶情操,宣扬正能量,提高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由于纪念币(钞)的发行量很大,只靠银行零签零售耗费时日,容易让纪念“过期”,所以只有一少部分纪念币(钞)在窗口签售,大部分纪念币(钞)还得依靠经销商(币商)分销。

何谓“过期”?举个栗子吧,比如纪念端午节发行的纪念币,直到中秋节了还没有卖完,这就太不应景儿吧。

然而,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啊。经销商拿到批量的纪念币(钞)之后,往往不急着零售出去,不仅不卖、甚至还会向外回收,一直等到纪念币(钞)的价格拔的奇高之后再行出售。

而且,大币商往往也不喜欢零敲碎打,那样回拢资金多慢呀,便成刀、成捆地卖给另一些喜欢押宝的投资客。

于是乎,象世纪龙钞这样的纪念钞,发行二十年来还没有大量分散、沉淀,人为营造的稀缺状况持续存在,想要一张的人望价兴叹,而大户们成刀成捆地炫耀显摆。

你好 我是阿强,谢谢你的问题邀请,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些年,不管是纪念币,纪念钞,发行量确实越来越大,这也就造成了这些币和钞无限的接近面值,其实,就目前发行的纪念币和纪念钞来说,和货币宽松政策不是一回事,货币宽松政策或者收紧主要的手段也不是通过纪念币和纪念钞的发行来解决。

试想,就算一张100元面值,发行五个亿的市值,这样的发行量可以说在纪念币和纪念钞的发行历史上已经是天量了,可市值也就是500亿,500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钱,那么,为什么还要发行天量的纪念币和纪念钞呢,这里面主要还是为了收拢民间的闲散资金,因为钱也是有成本的,民间闲散资金太多了,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好处,这就好比一个村里有几十个30岁左右的闲散劳动力,整天无所事事,这不也是一种浪费吗,如果出去做个买卖或者打个工,一年也能创造很多价值,其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