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证券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是主要受监管的对象,其亲属名下的账户是需要定期报备的,如果是在某些消息出现后才购买的个股,那么一律当做老鼠仓处理。比如曾经某个股重组,重组之前某人提前通过其岳父的账户买了3000万,结果被查出来了。当然开除和禁止从业不说,处罚也是很重的。
然后现在还有些技术手段,比如从业人员的手机监管等等。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监管手机下的相关账户,哪怕不是你的名字,只要是你的手机操作的,都是严格控制的。
当然,总还是有些漏洞存在的,比如你借用某些相交甚好的朋友帮忙买入,总没办法完全察觉的。不过这不一定有意义,很多时候,用一些技术手段洗洗盘,大量老鼠仓就都出来了,没那么多可担心的。
监管总是越来越严,越来越规范的,适可而止就好了,水至清则无鱼!
所谓老鼠仓,就是我们常说的监守自盗或者知法犯法,是指基金经理人借由职务之便,在公司要拉升某只股票前,鼓动亲友低位买入股票,等到股票涨到一定位置时,高位卖出的行为。
老鼠仓的出现首先损害投资人和基金公司利益,其次会扰乱国家经济秩序。我国明确规定禁止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股票,一方面由于金融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对资本游戏规则了如指掌。但正是因为规定严苛,让基金经理们掌握的信息更值钱,也会有人想不按规则出牌牟取暴利。
坦白说,普通投资者很难发现老鼠仓,通常他们运作环节非常多且复杂,但有人总结出老鼠仓几个特征:1.短线坐庄趋势明显;2.K线形态多为长下影线和跳空低开长阳线为主;3.公司没有利空消息却出现暴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npw.com/post/2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