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货币金融 > 正文

货币购买力指数,货币购买力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1. 人民币的购买力是不是一直在降低?

人民币购买力不是一直在降低?

应该讲自从1***8年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速度后,与WTO后更加螎入全球化,一直***取宽松货币政策,印刷钞票速度一提再提。不必隐瞒了。

2008年~2018年居民早餐是最明显的,一碗面2元到现在一碗面8元,十年购买下降了很明显,房价十年也翻了二翻多。

RMB的购买力的标准很难确定(拿汇率做标准),个人觉得应分为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因为它们总是不同步)。2015年汇改之前,RMB在国际上的购买力相对要好一点(尽管不通用),但在国内的购买力和以前比就差很多,明显的感觉就是同样的钱买的东西少了。汇改后到2017年,RMB在国际上的购买力是下降的,在国内的购买力是上升的(除食品外)。2018年开始汇率部分放开了,总的趋势是RMB的升值空间还有很多,这就说明购买力会越来越强。但愿在国内和国际能同步增强。

货币购买力指数,货币购买力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的。虽然偶尔会有通缩发生,但从总趋势上看,货币的购买力是持续下降的。

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货币供应数量超过了经济流通需要的货币数量。其他原因最终都需要通过这一原因表现出来。

凯恩斯主义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通俗地理解这一主张就是多印钱,企业和老百姓手里的钱就会增加,然后需求就会增加,然后需求会带动供给增加,最后实现经济增长。

货币购买力指数,货币购买力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凯恩斯的这一主张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当时,机器化生产已经非常发达,大量工种被机器替代。与工业产量的快速增加相比,工人工资增加相对较慢。市场总需求相对减少,造成经济危机。因此凯恩斯提出要刺激需求,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刺激措施之一。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很多人会失业,肯定会使得社会总需求相对减少。为了刺激经济继续增长,必然也会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适当地多印钱,多印钱就会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

可以确定的是,多印钱会持续下去,只是数量多少和是否过多不确定。货币购买力下降是长期趋势。

货币购买力指数,货币购买力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研讨人民币购买力变动问题,首先要确定的是同等面值的货币购买力,比如说1元面值的人民币或者10元面值的人民币,或者以其他等额货币来对比。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民币的购买力极大的降低了,毫无疑问。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宏观统计数字,另一个是切身体会和一些代表性的物价

从宏观方面讲,1***8年年末的人民币供应总量为1159亿元,2017年末的总量为167.68万亿元,增长1447倍。同期,GCD从3648亿元增长到82.71万亿,增长227倍。仅从这个层面上说,货币供应总量比GDP增长快5~6倍,人民币毫无疑问贬值了。但是这种算法不全面,因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考虑到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例不断下降,目前已经低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人民的体会是78年以来,人民币的购买力至少下降了10倍,也就是说原来的一块钱至少顶现在的十块钱。

以居民购买力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为例。面粉从0.185元一斤涨到2.5元一斤,大米涨价也差不多。猪肉从原来的7毛8或9毛5涨到现在的12~16元一斤(各地情况不一)。食品价格上涨少说有15倍。工业品上涨幅一般不如农产品

在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我们面临另外一个巨大问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投资过大(尤其是房地产和大基建),外贸依存度过高。

现在难以说经济运行进入了良性循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