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央行发行了100万给商业银行,这时基础货币就是100万。
商业银行会把100万作为贷款放出去,实体中的企业拿到了100万之后,会将这些钱再存到自己的银行的账户上,这个时候银行的账户上的存款就多了100万。
对于这100万银行,只需要留出一部分来作为准备金以备提取。比如说这个比例是20%,那么剩余的80%也就是80万就可以用来继续放贷款了。
80万贷出去之后又会回到银行,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实际的货币总额已经远超出最初的100万。这就是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所创造出的货币总额除以最初的货币额,就是货币创造乘数。
通过这个机制,使得m2远超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
央行实际发行的人民币30万亿(M1),广义货币(M2)高达181万亿,在货币银行学中的理论确实是由货币乘数的存在才出现了M2数倍于M1的情况,如果现在没有电子货币,仍然是以物易物那么就不存在这种现象。
央行发行的30万亿货币是现金货币,也是基础货币,存放在商业银行中,为了防止发生挤兑,央行不允许你把钱全部投放出去,需要计提一部分作为法定准备金,剩余部分是超额准备金,当超额准备金投放出去以后,就会形成流通中的货币M0,当这些全部是实物货币形式的时候,理论上还是不会出现放大的,但是电子货币的出现,就影响了整个货币供应量。
我们打个比方:
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没有调整,仍然是14.5%,按照这个比如,***如央行发行1000元,1000元是基础货币M1,存放在商业银行以后,央行要计提14.5%的准备金,那么存款准备金为145元,剩余855元为超额准备金。然后商业银行把855元以贷款的形式投放出去,而商业银行投放出去的贷款在清算支付的过程中不需要以实物货币的形式,而是直接派生出一个855元的电子货币,流通到市场上,那么市场上会出现855元的流通货币M0,而M0也是属于基础货币的一种。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发行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流通中的现金M0,另一部分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准备金。请注意原本是1000元的基础货币,经过1轮贷款投放最终形成了145+855+855的广义货币,当流通中的M0再次回到商业银行,就还会有一轮上述的操作出现,流通次数越快,货币使用频率越高,最终形成的广义货币就越多,而在货币银行学中,这个货币流通次数或者说货币使用效率就是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约等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按照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14.5%来计算,30万亿的基础货币将会最终派生出30万亿/14.5%=206.89万亿的广义货币。
货币乘数的概念目前在时代发展中也遭遇了很多的质疑,尤其是在出现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以后,有很多的学者都认为货币乘数是一个伪概念。
学术争论我们不讨论,在教科书里货币乘数确实是放大货币供给量的原因。
唉,看到这个题目,投帅就对自己说,这个题不能答,答了也没有阅读量。悟空好像就是这样,专业知识的问题都没人看;哗众取宠的无厘头问题,常常反而莫名的火爆。
首先,明确一个存款准备金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银行拿到存款之后,不能全部拿出去放贷的,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必须在在央H保留一部分的存款,这部分就是存款准备金。这部分钱的多少,也就是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也是要由阳航决定的。所以大家经常听到上调或者下降存款准备金比率,都是阳航的调控手段。
那么,咱们***设存款准备金比率是20%吧,***设的哈,为了计算方便。也就是说30亿瓢子,要存在阳麻那里30*20%=6亿。剩下的24亿拿来放贷。
可是,贷款人拿到这24亿,放在哪?不可能放到自家床下吧,只能是以其他形式或途径,又流转会银行。
银行得到24亿新存款,还要上缴20%的存款准备金,24*20%=4.8亿,剩下的15.2亿呢?继续又可以拿出来放贷了。注意这时候m2,就已经不是30了,而是30+24=54亿了。
同样的,新放出的15.2亿,还是会流转回银行,上缴20%,剩下的15.2*80%=12.16亿,在再次出来放贷,这时m2=30+24+15.2=69.2亿。
如此循环,最后等比数列求和,sn=a1/1-q;也就是30/0.2=150亿。这是按20%存款准备金比率计算出的参考数值,而实际中实现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远低于20%(根据机构规模不同,大概在12%-15%),所以M2总量也要超过咱们计算出的150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npw.com/post/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