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1. 为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加起来gdp还不如一个广东高?
  2. GDP100万亿,央企销售30万亿,贡献30%GDP,对吗?

为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加起来gdp还不如一个广东高?

从题主发的2019年各省市上半年GDP排行榜来看,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三地的GDP总量之和,居然比不上广东,而且相差还不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明显,是河北拖了北京、天津的后腿。

以上半年四地的GDP来看,广东达到了50501.2亿元,而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三地总和为43283.7亿元,也就是说,广东总量比后者之和多了整整7217.5亿元。

我们再看看人口方面,根据2019最新全国各省人口排名来看,广东总常住人口达到了11346万,排在中国各省市的第一,而河北、天津和北京的常住人口总和也达到了11286.6万,两组数据对比,相差值只有59.4万,广东以微弱的数量领先于后者,这样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如把北京、天津和河北归类为一个整体,广东的经济不管是在总量方面还是人均方面,都高于后者。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图片来源,侵删)

去年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名,河北排在了23名,可以说是比较后面的,而北京和天津分别拍在第一和第三,广东则是排在了第7,排名都远远高于河北。

下图是2018年各省区(直辖市)人均gdp排行榜:

在沿海省份中,河北只比广西好点,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海南甚至都比河北高,是什么原因让河北的经济比其它沿海省份差这么多呢?归根到底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河北的命运,可以说比较坎坷,河北的地理位置导致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前天津还当过几年河北的省会,最后还是被分离出去,如今的河北工业大学,校本部都是在天津,你说尴尬不!有两个直辖市在河北的心脏之处,高端人才基本都被两市吸光了,剩下的让河北还怎么发展呢?

所以说啊,也不能怪河北拖后腿,我们也期待河北雄安新区未来真正发展起来,从而带动整个河北的经济发展!

GDP100万亿,央企销售30万亿,贡献30%GDP,对吗?

这个算法是不对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哪个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国2020年GDP突破了100万亿元人民币,达到了101.6万亿人民币。而央企销售贡献了30万亿,但是对于GDP的贡献可能并不是30%,因为央企销售收入中,这个里面是有重复计算的成分的。

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我国GDP的核算方法是***用的生产法,即分别计算各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出总额,再对应地扣除各部门的中间消耗,最后汇总所有部门产出增加值的办法。在计算GDP的时候,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按照生产法来计算GDP的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现在来说,我国每年GDP的核算就是***取的生产法来算的,是加总的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的增加值。这样算出来的GDP,就能够消除掉重复计算的部分,这样我们的GDP就能够轻松计算出来了。

如果***用生产法的核算方法,央企销售收入30万亿元人民币,但是销售收入算是总产出,如果总产出减掉中间投入,去掉购买原材料的成本等等项目,这样可能央企就没有30万亿元的增加值了,这样来算,可能央企的贡献就不一定是30%了。

综上所述,这样的算法是不对的,虽然央企销售30万亿,但是增加值要去掉中间投入和成本等,这样算出来的增加值就可能少一些了,因此,贡献率就不一定是30%了。

首先说答案:不正确。

其次,为什么😳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但实践上不可能完成,其中生产法最少)。

1、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2、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美国GDP统计使用支出法。

中国GDP统计使用生产法。中国GDP核算公式为:

增加值 == 总产出-中间投入

中国GDP = = 各行业增加值总和

合理推断,2020年(中央、地方)国有企业GDP占中国GDP估计约40%(在2010年,占比是50%)。预计2030年国有企业GDP将逐步下降到全国GDP的30%左右

2020年央企逆势上扬、在困境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1月19日公布资料中显示:央企2020取得了2.1%的正增长,刚好跟我国的GDP增长率2.3%相持平。而且,营业收入实现了30.3万亿。那是否意味着***家央企就可以达到GDP101.6万中的30%呢?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对的,也是对GDP的误解!

笔者对工程类的项目接触比较多,而且去年取得的不错成绩跟央企在基础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就以一个央企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进行GDP和营业收入中的[_a***_]。中铁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6888亿。其中(1)毛利润616亿u,利润率9%;(2)税收的平均值(含增值税)在20%~25%,扣除企业所得税预计在21%。(3)留下的三块成本为人工成本、土建成本和安装成本。这个占到了营业收入的70%,进行三分天下处理,人工占23.3%、土建23.3%和安装23.3%。而在土建和安装中的措施费、管理费、折旧费等占到1/4,也就是在15%的费用。这样的类似GDP值=利润9%+税收21%+人工成本23.3%+建安中的其他费用15%=68.3%。产生的GDP约营业收入的2/3。

这样同样原理换算央企的营业收入产生GDP的数值。30万亿的央企营业收入中的GDP贡献在30*2/3=20万亿。也就是大约贡献了20%的GDP经济总量。

我国民营经济有一个56789定律,也就是占全国50%的税金、60%的GDP总量、70%的发明、80%的就业和90%的企业数量。那么央企和民企就占到了80%的GDP经济总量,另外的外企、地方企业等占到了剩余的20%的GDP贡献。

其实虽然这些年国企、央企发展超快,可整个经济中民营企业还是占据半壁江山。如浙江福建等民营经济比重也是达到了2/3。而国有企业或央企比重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天津、武汉南京重庆青岛的城市。

国企和私企就如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有时需要国企多努力,有时有需要私企去奋斗。比如在互联网科技应用等领域就是私企冲锋陷阵,而在能源、***、金融和大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又是国企、央企跑在前头。而且不同的时代赋予的重任也是不一样的。疫情是在2020年的疫情爆发之后,央企的推动作用贡献应该更大,而且2020年的央企、国企表现的也是十分特出。不仅创造了营业收入,还有GDP、就业环境、税收收入、产业提升等诸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