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央企逆势上扬、在困境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1月19日公布资料中显示:央企2020取得了2.1%的正增长,刚好跟我国的GDP增长率2.3%相持平。而且,营业收入实现了30.3万亿。那是否意味着***家央企就可以达到GDP101.6万中的30%呢?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对的,也是对GDP的误解!
笔者对工程类的项目接触比较多,而且去年取得的不错成绩跟央企在基础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我们就以一个央企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进行GDP和营业收入中的换算。中铁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6888亿。其中(1)毛利润616亿u,利润率9%;(2)税收的平均值(含增值税)在20%~25%,扣除企业所得税预计在21%。(3)留下的三块成本为人工成本、土建成本和安装成本。这个占到了营业收入的70%,进行三分天下处理,人工占23.3%、土建23.3%和安装23.3%。而在土建和安装中的措施费、管理费、折旧费等占到1/4,也就是在15%的费用。这样的类似GDP值=利润9%+税收21%+人工成本23.3%+建安中的其他费用15%=68.3%。产生的GDP约营业收入的2/3。
这样同样原理换算央企的营业收入产生GDP的数值。30万亿的央企营业收入中的GDP贡献在30*2/3=20万亿。也就是大约贡献了20%的GDP经济总量。
我国民营经济有一个56789定律,也就是占全国50%的税金、60%的GDP总量、70%的发明、80%的就业和90%的企业数量。那么央企和民企就占到了80%的GDP经济总量,另外的外企、地方企业等占到了剩余的20%的GDP贡献。
其实虽然这些年国企、央企发展超快,可整个经济中民营企业还是占据半壁江山。如浙江和福建等民营经济比重也是达到了2/3。而国有企业或央企比重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天津、武汉、南京、重庆、青岛的城市。
国企和私企就如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有时需要国企多努力,有时有需要私企去奋斗。比如在互联网、科技应用等领域就是私企冲锋陷阵,而在能源、***、金融和大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又是国企、央企跑在前头。而且不同的时代赋予的重任也是不一样的。疫情是在2020年的疫情爆发之后,央企的推动作用贡献应该更大,而且2020年的央企、国企表现的也是十分特出。不仅创造了营业收入,还有GDP、就业环境、税收收入、产业提升等诸多的贡献。
这个算法是不对的。
我国2020年GDP突破了100万亿元人民币,达到了101.6万亿人民币。而央企销售贡献了30万亿,但是对于GDP的贡献可能并不是30%,因为央企销售收入中,这个里面是有重复计算的成分的。
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我国GDP的核算方法是***用的生产法,即分别计算各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出总额,再对应地扣除各部门的中间消耗,最后汇总所有部门产出增加值的办法。在计算GDP的时候,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按照生产法来计算GDP的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现在来说,我国每年GDP的核算就是***取的生产法来算的,是加总的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的增加值。这样算出来的GDP,就能够消除掉重复计算的部分,这样我们的GDP就能够轻松计算出来了。
而如果***用生产法的核算方法,央企销售收入30万亿元人民币,但是销售收入算是总产出,如果总产出减掉中间投入,去掉购买原材料的成本等等项目,这样可能央企就没有30万亿元的增加值了,这样来算,可能央企的贡献就不一定是30%了。
综上所述,这样的算法是不对的,虽然央企销售30万亿,但是增加值要去掉中间投入和成本等,这样算出来的增加值就可能少一些了,因此,贡献率就不一定是30%了。
首先说答案:不正确。
其次,为什么😳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但实践上不可能完成,其中生产法最少)。
1、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2、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美国GDP统计使用支出法。
中国GDP统计使用生产法。中国GDP核算公式为:
增加值 == 总产出-中间投入
中国GDP = = 各[_a***_]增加值总和
合理推断,2020年(中央、地方)国有企业GDP占中国GDP估计约40%(在2010年,占比是50%)。预计2030年国有企业GDP将逐步下降到全国GDP的30%左右。
莫迪总理计划把印度的GDP在5年内翻上两番,将让印度打造成GDP规模达到美元的经济体。三哥既然有如此神奇的自信,有必然有脑洞大开的精妙策略,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没人发现三哥可以让GDP,每年增长40%以上打爆世人想象空间这种策略的精妙之处,因此我们不应该对三哥的这种自信有任何怀疑,免得被三哥另类方式的统计数据打脸。
力争上游是三哥的传统风格,到2035年,印度要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这两年发奋图强急起直追,GDP已经达到了它北边邻居的1/10。如果五年之内翻上两番达到5万亿美元,那么在此基础上再给莫迪总理5年时间,让印度的GDP再翻上两番就达到20万亿美元,可以跟美国并驾齐驱比肩而行了,虽然不知道北边儿邻居会怎样,但到2035年印度的GDP再翻上两番,以80万亿美元的GDP规模,不就是实现了印度做超级大国的伟大梦想吗?
因此我们不能怀疑莫迪总理伟大***。一切皆有可能,到那个时候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印度,为什么不能就让GDP也达到世界第一?凭三哥的伟大自信,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人口是第一生产力,用科技加人口,养1头小乳牛三年就是5个头的速度制造数据,让GDP每五年翻两番儿确实不是梦,而且这其中并不包括散布于大街小巷人和牛粪的产值,仅日本为印度建造高速铁路的高成本制造的高GDP数字,还有天价军备***购产生的超高GDP数字,就是莫迪总理实现其宏伟***的巨大推动力,如果要把恒河里的垃圾变废为宝,这将又是一个庞大国民生产总值的GDP数字。
所以老铁绝不敢怀疑莫迪总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的决心和自信。
莫迪这斯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地虽然依靠诸多的政治噱头上台,但他治印5年多以来,的确取得不少举世瞩目的成绩。当然,几乎所有约政治家都是有政治理想的,到了这个位置,谁都会想干一番事业的,莫迪也如此,也想青史留名。
从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未开发的经济能力来看,莫迪此言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大言不惭”,因为印度的确有能力在之后的5年内实现5万亿美元GDP的目标。
不能否认,印度这几年的经济增长率均超过7.4%,是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快最高的大经济体。2018年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7万亿美元,与英国和法相当。正是因为如此,莫迪才如此豪气干云地宣布他的宏伟***:在未来五年任期内他将把印度打造成5万亿美国的经济体,即让印度的GDP总量再增长一倍。理想与口号没有成本,但印度再创造现在一倍的GDP的目标能实现吗?答案是完全有可能。请看分析:
一,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当前全球的经济环境主要是投资逐步趋紧,各大发达体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复苏缓慢。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信心不足,开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少)。再一个原因就是全球供需不平衡,消费者信心与消费欲望双弱,说白了就是因投资减少,就业不足和薪资上涨缓慢。其次,目前美国政府有抛弃传统贸易的可能性,与各国外贸摩擦日益增多,这更加伤害到新兴经济体(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美国的贸易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全球经济秩序,印度也是受害者之一。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对印度66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大幅加征关税。这对莫迪***的经济雄心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并不是美国可以控制的,没有美国,地球仍然会转。美国也离不开世界,美国必须加入世界经济活动,如果美国过于依赖经济霸权主义,美国迟早被世界所抛弃,这是一定的。所以美国想生存发展,必须得尊重他国利益,尊守互利规则。
所以,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说一定会转好,因为人类的需求发展和科技进步一直在向前发展,这是历史的趋势,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所以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一定还能保持很多年的高增长。
二,从印度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规模看印度的发展潜力。世界贸易组织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显示:2018年,印度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37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1%。 其中,印度出口商品总额约为3260亿美元,同比增长9%;印度进口商品总额约为5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 而同期的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6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75%。美国占10.87%,日本3.8%。由以上数据分折可以得得知,印度经济增长实力非常强劲,绝对不可以小视,权威机构预测印度2019年的贸易量会突破1万亿美元。贸易规模大小可以看出该国的实体经济即工业产值与发展的水平。所以,实际上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得不错,高科技产业发展也不错。从印度5110亿美元的进口额上看,印度国内的消费水平也很不错,这说明印度的人均GDP并不含有外界认为的水份问题。莫迪上台以来,对印度各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实现印度的全民免费医疗,实施振兴农村经济政策,对低种姓就业群体给予一定政策照顾等。从以上成绩看,如果印度能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发展姿态下去的话,五年后的印度GDP的确可以大幅增长,虽然可能达不到莫迪称的5万亿美元,但上升到4万亿美元还是有可能的。
三,下一步的印度可能会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和全面升级基础设施。如果印度能顺利推行这两样改革,5年之后印度的GDP完全有望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到时印度还有可能会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很滞后,但也蕴含着几万亿美元的巨大商机。印度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桥梁、农村建设等建设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印度***能成功改革土地制度问题,这一些建设事业将会轰轰烈烈地开展。这些工程需求大量的钢材、水泥及其他配套产品和多方面需求,所以会吸引大量外资的进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还会给印度创造几千万的工作岗位。
这些建设一旦顺利开展下来,将为印度增加数万亿美元的GDP,所以别小看印度,印度的确具有这种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npw.com/post/6417.html
上一篇
股市风云的新浪博客首页
下一篇
人民币对埃及镑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