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5年常州市gdp,

  1. 常州为什么经济发展和苏州无锡差距明显,除了离上海较远还有别的原因吗?

常州什么经济发展苏州无锡差距明显,除了离上海较远还有别的原因吗?

其实不要说常州和苏州无锡差距明显,无锡和苏州的差距也不小。了解一下三地的就业情况就知道了。三地中,苏州职位最多,相同职位收入也最高,无锡居中,常州最低。再看房价,苏州15000多,无锡10000多,常州8000多。所以很多人的苏州无锡差不多,常州比苏州无锡差不少的印象是错误的。准确的讲,苏州最好,无锡比苏州差,常州比无锡差。

别去追赶啊!我觉得常州很好,街道干净,公园免费,公交六毛,房价一万以内。机场,港口高铁都有,地铁过两年就可以开通。生活的蛮安逸的。而且,教育水平是在全省前列的,也就是全国前列。这样就蛮好,稳步发展,民生为主,而不是那些个虚名。

毋庸置疑,单纯看gdp,常州已经被苏州、无锡甩了几条街。记得常州在2005年那年,GDP南通超越后就再也没有翻过身,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到现在都落后于徐州了。但人均GDP排名依然靠前。

2015年常州市gdp,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谈到苏、锡、常,人们就会想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就会想到经济繁盛的苏南经济,就会想到河道纵横的鱼米之乡,就会想到温柔贤淑的江南美女,就会想到婉约动听的吴侬软语,这是整体印象,但是这三个苏南城市还是各有他们自己的城市特点的,都有鲜明的城市个性。


作为国内有的大城市连绵带,苏、锡、常三个同为地级市的城市,主城区人口超过200万,规模相当、实力相仿、距离相近、郊区相连、文化相通,沿着京沪铁路和沪宁高速一字排开,这在世界的城市格局中也是少有的,在中国的城市格局中仅此一例。


我是无锡人,我始终认为苏、锡、常的差距主要来自于下辖县级市的实力差距和数量多少,苏州目前有四个县级市(最多时六个),无锡两个(最多时三个),常州仅一个(最多时三个)。主城区方面三市的发展差距不大。而造成这样差距的原因,她们离上海的距离和离沪宁高速、京沪铁路等交通干线的距离,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各县市经济的发展程度,而1983年的行政区划改革,则更是直接决定了撑起苏、锡、常三市经济总量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从一开始,常州就已经在这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2015年常州市gdp,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大都市的外溢效应和辐射效应跟距离成反比,长三角最大、最强的上海离苏州最近,其次是无锡,再次是常州,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等人均指标基本上呈现出了这么一个规律。

常州的公司基本不符合劳动法,老板属于鼠目寸光,只顾当前利润!所以员工普遍是一些底层(素质低下)。而苏州,普遍外资,门槛比较高。无锡,民营企业居多,能做大资金不容易,所以无锡的老板比较远见,本地员工居多!说的话不好听别喷,事实!还有常州的本地大妈素质很低。随便那条街能听到常州的妇女骂街!

2015年,受日本银行的委托,对苏,锡,常三地的进行考察。

2015年常州市gdp,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针对常州的经济发展还是想说几句。

初到当地的感觉,常州的人口不如无锡(无锡明显不如苏州)。而且常州的整个经济的规模与实力也不及苏州与无锡。经过考察认为,常州在自己的战略定位,以及人口导入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

首先战略定位,其实就是城市的发展方向。说苏州离上海近。嘉兴也离上海近,却没有苏州,昆山发展这么迅速。其实发展迅速的城市总有自己的定位。苏州下属各个城市在发展之初都有自己的重点。如昆山:台资,常熟:纺织,而苏州就是先新加坡工业园,后苏州新区,使得苏州的工业发展的起点就很高,带动了整个周边行业的发展。

无锡也是,无锡有无锡重点,也有新加坡工业园,虽然管理与苏州有点不同,但是整个院内的企业落户还是不错。并且无锡对无锡龙头企业的扶植,使无锡在工业制造,工业配套等发展上迅速赶上苏州,而且,规划上吸收了苏州的经验,没有一开始铺得很开,这样人口倒入与工业的扩张使无锡经济虽然经历了太阳能等问题,但不至于很萧条。

常州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重工业?钢铁?工程机械制造?还是旅游观光?都不很明确。如工程机械用优惠的条件引进小松机械,但马上就遭遇金融危机,使得整个行业不景气,常州布局的工程机械始终没有大的发展。其余的工业也有类似问题。

房地产也是一样,不集中在一个区域,总感觉东一片,西一片,不能聚集人气,形成波浪式发展。常州房地产业没有上升,人口导入慢,甚至被人称为“鬼城”。

旅游业的发展还欠全局观。常州有了恐龙园,有了淹城等景点,如何使这些景点串起来,同时带动常州的商业,酒店,饮食等方面还是做得不够。没有通过几个点,形成片,再形成一个区域。

这些都是顶层设计的问题,现在常州还是有机会,如何趁国家战略调整,使常州新定位赶上下一波的发展。桥本有机会,也可以提方案,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