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我写的文章就知道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底部不是一天形成的。
昨天多少人兴奋了,笔者的朋友告诉我,说买的证券股涨停了,说是新一轮牛市开始了,准备再次大举买入,操底了,2015年的牛市才有证券板块全面涨停。
为什么证券板块会涨,管理部门周末的喊话市场确实是给足了面子,但是为什么选择了证券板块,而不选择银行板块,为什么不选择贵州茅台?
国家队不是傻瓜,选择几个龙头对比大家就会发现茅台和招商银行现在是在高位,而证券板块的中信证券现在是什么位置?上周五的收盘价为15.38元,与熔断后的16年1月份基本持平,至今未经历较大的涨幅。
从历史走势推演未来,包括对政策和行情的解读,认为牛市很接近了,但是还需要些时间,不过可以考虑逐步建仓入市。
经过三年的调整,A股在5178点跌到2449点,跌去了一半的空间,而在外围股市牛市短暂终结调整开始时期,A股跟随下破2638,跌到了2449位置。此后在声援中展开了连续两日的大阳上涨行情,出现了政策底。
回顾最早的两次熊转牛市行情,政策底出现后市场还需要探底走出市场底,才打出底部形态。2005年1300点,印花税下调,***场政策出现,直到998点股市迎来春天。2008年1800点,印花税双边改单边,汇金入市稳定市场,直到1664点股市迎来春天。
而今,地方国资委解困股票质押,一行两会喊话,银行资管新规资金入市,包括IPO重组都是增加场内流动性并且是稳定市场,在连续出政策后,2449可以算是政策底部,但若根据多年市场规律还有市场底部的话,那么2449还有跌幅空间。
其它***股市走势和基本情况暂时不考虑。从技术角度出发。
5178点下跌以来,市场已经在2016年到2017年走完震荡行情,此次重新选择向下,按理说跌势难止,但是A股是政策市,以2449定位为政策低点,市场底部预计在2000点区域,不过从历史跟踪,A股是低点抬高的上浮走势,这是二十多年没有变化的形态,那么2449点可能存在政策底和市场底重叠的可能。
所以,***因素干扰下,市场可能探到2000点区域,但是A股的历史规律来看,2449位置也会形成一个中期震荡走势,也就是说,牛市已经接近,需要时间,考虑的布局方式就是资金计划买入,关键位置在2449和2000点,这个看自己如何安排资金布局。
感谢点赞和评论,欢迎关注交流。
百点放量长阳终于姗姗来迟!也点燃了久违的市场信心!股市就是一个情绪堆积的市场,前几日还是唉声叹气,如今的大阳之下又开始斗志昂扬!
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两根大阳线,机构龙虎榜上现!三根大阳线,散户追高不听劝!
如今在探到2449点的底部后,已经连续拉出了两根阳线!使得市场几乎降到冰点的信心又有了缓慢复苏之迹象!
但是据此就说牛市来了还是言之过早了!
因为目前从沪指来看,刚刚探了新低2449点!连续的两根大阳也是使得指数刚刚摆脱二连探底的危机!市场的人气和信心都在缓慢的恢复!
熊市中往往有三根大阳线改变三观之说,特别是散户群体中更是较为流行和得以信奉,其主要是股民的记忆只有7秒钟,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这应该是大多数股民的通病,正因为如此,很多股民朋友长期陷入无休止的追涨杀跌中不可自拔,可悲啊。
近几日随着国家高层以及监管层的喊话,政策的暖风频吹,A股也出现了久违的连续两天大涨,第三根阳线还未到来,马上又有不少人跳出来大喊牛市来了,观念转变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其实大家只要仔细想想就不难明白,一个市场牛熊转换都会需要一个过程,市场漫长的筑底过程,这个过程是令人煎熬和折磨人的,岂是高层两天的喊话就能改变的。
纵观A股二十七、八年的历史,哪一次熊市的底部不是靠市场自身运行最终形成的,政策面的改变导致的至多是政策底的形成,但往往离市场真正的底部尚有一段距离,也即是市场终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外在的因素只是延缓市场运行的速率,不会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这次估计也不会例外。
别想着一天走好就成为牛市,这个观点在A股只有一个专家会那么认为,但这个专家不在于观点的正确,更在于发声,发出自己的声音,避免被市场遗忘,作为投资者要对自己的钱财负责,不要迷恋牛市。
上周五是出台了很多的利好,但主要是打造一个资金扩容和融资扩容的双平衡,这一点与14年存在一些差别,目的指向很明确,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但是并没有触及到投资者核心,那就是IPO和减持问题,所以在笔者个人看来,股市走牛的基础并不扎实。
另外美联储加息缩表带来的美元指数上高和国债收益率升高,其风险溢出效应独一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
从昨天走势看,早盘资金抢筹,但午后出现高位滞涨,市场谨慎心态明显。
笔者认为股市有底,那就是政策底,但牛市并没有确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npw.com/post/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