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但是,成都可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简单代号,成都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正生机焕发,进入一个爆发期。9月20日,“未来城市”2017成都城市文化发展高峰论坛上,成都的文创从业者围绕“现代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教训。嘉宾们一致认为,文创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将不断为城市提供驱动力和活力,引导城市发展。
文创对成都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城市进程中,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工业和商业,但是现在随着工业逐步远离城区,商业竞争的白热化和同质化,一些有创造力的集体和个人力量便得以显现,他们能够给这座城市提供新的想象空间,一些新的服务一些新的东西,去吸引市民的关注。这就是文创的力量。
就是文化创意产业。
成都五大文创集聚区助力文创产业发展
7月,成都发布《成都市产业发展***》,提出将把该市建设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创中心城市,重点做深做优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特色文创产业。根据成都的目标,2017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650亿元,力争2020年文创产业增加值gdp比重达到12%。成都还规划了多个文创集聚区吸引相关领域人士和企业入驻。1. 红星路文化创意集聚区2. 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
3.人民南路文创金融集聚区
4. 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
5. 安仁文创文博集聚区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高冷范儿”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涌入游客25.3万人次,化繁为简的蜀绣产品勇闯时尚圈愈加受瞩目,熊猫邮局旗舰店首创单日销售额5万元纪录,而诸如此类曾面临传承困境如今却成为亲民“爆款”的现象级呈现,其背后则是一场异曲同工的转型创新试验。
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特别是具有高知性、低污染的文创产业在充分发掘、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适应于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成都就将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特色文创产业作为重点深入发掘,得到了受众的喜爱。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从公共文化阵地“全覆盖”到打造“15分钟文化圈”,从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和“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地区”,成都市文创产业已初步迈入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行列。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空前发展。博物馆有极丰富的文物和文化***,博物馆文化产业如何能更好地履行公益***业的文化职能,又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不同主体在博物馆文化产业运营、发展思路、营销方式等方面都做了诸多探讨和尝试。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产品的需求结构己经发生了变化。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特色化、可参与性和文化性。旅游活动的文化消费、体验消费倾向越来越明显。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纪念品作为博物馆的衍生产品,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达国家,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利润占到旅游经济的40%。在我国各个地区情况不一,平均值为10%-20%,个别旅游景点只到5%。相比而言,国内旅游纪念品在旅游产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认为,崇州划为成都市的一个区在短时间内是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的。作为身处“西控”三圈层地区的县级市,即使现在强行将崇州市划为成都市的一个区,其存在感也不会太强。要支撑这个说法,有以下几个历史和现实原因。
成都市各区县圈层示意图
地理因素:在简阳没有被划归成都市代管以前,本世纪以前的成都市共分为七区十二县。七个区中,只有金牛、青羊、成华、锦江、武侯五个区为主城区,是为一圈层。紧邻一圈层的区域如温江、郫都、双流等为二圈层。以崇州为代表的与二圈层接壤的远郊地区为三圈层。今日成都市撤县建区的行政区域有很多,二圈层地区也已经基本都设置为区了。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三圈层地区有撤县(市)建区的。三圈层中被划为天府新区范围且首先开通地铁的新津县尚且没有建区,更遑论综合实力并不突出的崇州呢?
规划因素: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建设国际一流城市的目标,提出了“东进、南拓、北改、西控”的总体发展战略。东进和南拓很好理解,今天无论是城南的高新区和天府新区,还是新建立的东部新区,都将是现在和将来成都市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南部地区金融、信息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度聚集,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这些基础必将是成都市意图发展为国际一流城市的基本盘,也是成都市税收的主要来源。东部的龙泉驿区目前已经被打造为全国知名的汽车及工业产区,也是成都市财政的纳税大户。北部地区虽然交通便利、铁路纵横,但由于历史上规划不善且棚户区较多,也是将来成都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的重点地区。而西控,单从一个控字基本就能望文生义了。西部地区土地肥沃、农林渔业发达且上风上水,历来也是成都平原的精华所在。但由于靠近川西高原、发展纵深有限。所以西控就是要控制西部的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打造农业观光产业。生态环境虽然重要,绿水青山确实也是金山银山,但从经济版图来说必然是弱势一方。
历史因素:崇州历来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崇州就已经被汉高祖刘邦设置为江源县。唐朝垂拱二年,崇州甚至一度被朝廷设置为崇庆府,以一府的级别下辖了许多州县。此后直至1949年,崇州一直被设置为崇庆州,下辖大邑、邛崃等地区。从这个层面看,崇州市的前身崇庆府、崇庆州与成都市的隶属关系垂直度一直不是很高。又由于岷江的阻隔,崇州市及周边地区在方言上也与成都市有较大差异,这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也是阻碍西部的崇州与东部的成都交流上的障碍。
经济因素:庄子曾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事物的有利于不利因素往往都是相对并存的。崇州地区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在封建社会肯定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是绝对的富庶地区。但是在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为尽快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工业领域。曾经农业发达的崇州逐渐落后了。至本世纪初,崇州基本没有两家拿得出手的现代工业企业。现在虽然有全友、明珠等国内较为知名的家具企业,但是投产的企业仍然以外来企业为主。绝大多数的外来企业也只是类似捷普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高技术、高资金的企业可以说几乎是完全没有的。没有企业就没有税收,目前崇州的常住人口中吃国家财政饭的是多数。没有大量、多渠道财政收入,还有大量的编制内人员要养活,地方***又拿什么去大力扩展经济版图呢?
教育因素:众所周知,中高级人才来源于高校。高校密布的地区必然少不了高新技术企业。可如今,虽然国内的高校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扩招、扩大,崇州地区的高校又有多少呢?除了一所培养艺术类人才的高职院校:[_a***_]***职业技术学院,本科类院校数量是可怜的零。不要说和成都一圈层、二圈层区域相比,就是和都江堰这样的三圈层地区也是比不过的。没有了人才,又怎么能够吸引到优质的企业和投资呢?
至于行政因素,就不在这里讨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崇州主政者过往多年与兄弟区县相比如何,许多人自然心中有自己的评价。生为崇州儿女,谁都希望家乡好。可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崇州撤市建区这个事情还得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
蜀州牌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npw.com/post/9766.html